视频

大班艺术领域音乐活动《吹泡泡》

视频讨论区

    视频简介

    视频名称: 大班艺术领域音乐活动《吹泡泡》
    主讲人:
    发布时间: 2025-05-16
    标  签:
    播 放 数: 12
    收 藏 数: 0
    文字介绍:

    一、教学目标 1.认知:掌握歌曲3/4拍“强弱弱”节奏及旋律特点,理解歌词内容。 2.能力:借助图谱记忆歌词,与同伴完成3/4拍歌曲接唱。 3.情感:体验合作接唱的快乐,感受吹泡泡活动的趣味。 二、学习者分析 1.年龄特点:5-6岁幼儿处于形象思维过渡期,对音乐节奏、旋律感知敏锐,语言表达与动作协调性较强,具备合作意识。 2.学习基础:有一定音乐感知和演唱能力,熟悉吹泡泡生活经验,但个体在节奏感、记忆力等方面存在差异。 三、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1.重点:掌握3/4拍节奏、旋律及歌词。 措施:多媒体动画演示节奏规律,图谱直观呈现旋律走向,分步练习节奏与歌词。 2.难点:同伴间的3/4拍歌曲接唱。 措施:设计“泡泡接龙”游戏、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,结合智能指挥棒辅助节奏衔接,通过小组竞赛与集体练习强化协作。 四、教学过程 1.活动导入 播放音乐王国动画、吹泡泡视频及歌词动画,通过情境创设和热身游戏激发兴趣,初步感受歌曲旋律。 2.活动开展 感知与学唱:教师弹唱结合动画演示,借助智能音乐软件逐句教唱,电子图谱辅助记忆歌词节奏。 互动与表演:虚拟舞台场景中进行个人展示、小组接唱游戏(如“泡泡接龙”),智能设备实时反馈,录制回放优化表演。 3.活动结束 总结活动内容,布置课后探索任务(如观察泡泡科学现象、创编诗歌),延伸学习体验。 五、教学特色 多感官融合:利用动画、图谱、游戏等直观手段,结合听觉、视觉、动觉强化学习效果。 个性化支持:针对幼儿差异提供个别指导,智能设备实时反馈,兼顾全体与个体发展。 趣味性与合作性:通过角色扮演、小组竞赛等游戏化设计,提升参与度与团队协作能力。

    友情链接

    重庆沙坪坝数字媒体中心